药物别名:罗氮芥、环己亚硝脲、CCNU
一级分类:
抗肿瘤药物
二级分类:
烷化剂
药物别名:
罗氮芥、环己亚硝脲、CCNU
药物剂型:
胶囊:40mg,50mg,100mg。
药理作用:
CCNU与BCNU同属氯乙胺基亚硝脲类抗肿瘤药物,在体内其降解产物能部分阻断胸腺嘧啶核苷掺入D
NA,抑制核酸及蛋白质合成。本品类似于一般烷化剂,作用于增殖细胞各期及非增殖细胞。处于G
1→S期边界或S期的细胞对之最敏感。对G
2期的抑制作用强于BCNU。本品与一般烷化剂无交叉耐药性,对一般烷化剂呈耐药的霍奇金病仍然有效,与长春新碱、丙卡巴肼及抗代谢剂亦无交叉耐药性,但与BCNU呈交叉耐药性。
药动学:
口服易吸收,体内迅速变为代谢产物。器官分布以肝(胆汁)、肾、脾为多。能透过血-脑脊液屏障,脑脊液中药物浓度为
血浆浓度的55%~300%。
血浆蛋白结合率为50%(代谢物)。半衰期为15min,但代谢物
血浆半衰期达16~48h。其持久存在可能引起迟发性骨髓抑制。在肝内代谢完全,排泄于胆汁,经胆汁排入肠道,形成肠肝循环,故药效持久。口服24h内,本品50%以代谢物形成从尿中排泄,但4天排泄量小于75%;从粪中排出少于5%;从呼吸道排出约10%。
适应证:
1.胸部原发肿瘤(如成交质细胞瘤)及继发脑转移瘤。2.治疗实体瘤,如与氟尿嘧啶合用治疗胃癌及结直肠癌,与甲氨蝶呤、环磷酰胺联用治疗支气管肺癌。3.霍奇金病、坏死性肉芽肿等。
禁忌证:
参见:卡莫司汀
注意事项:
1.肝肾功能减退、骨髓抑制和感染、有溃疡病或食管静脉曲张者慎用。2.对肝脏有轻度损害,表现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轻度升高。
不良反应:
1.主要为迟发性骨髓抑制:服药后3~5周可出现血小板减少,4~7周出现白细胞减少。用支持疗法可恢复正常。2.胃肠道反应:服药3~8h出现恶心、呕吐、食欲缺乏,可持续2~3天。解决恶心呕吐的办法曾主张晚间睡前服药以减轻反应,预先服镇静剂、止呕剂,可防止呕吐。为防止窒息死亡,目前认为白天给药较为安全。
用法用量:
100~130mg/m2,每6~8周口服1次,3次为1个疗程,如发现迟发性骨髓抑制,可适当减量。或75mg/m2,口服,每3周1次。
药物相应作用:
以本品组成联合化疗方案时,应避免合用有严重降低白细胞作用或产生明显恶心、呕吐等不良反应的抗癌药。
专家点评:
本品脂溶性强,可进入脑脊液,常用于脑部原发肿瘤(如成胶质细胞瘤)及继发脑转移瘤,对Ⅲ~Ⅳ级胶质细胞瘤优于BCNU。对坏死肉芽肿的疗效特别显著。